自從手機步入OLED時代,“綠屏事件”似乎屢見不鮮,不少用戶充滿疑惑:手機綠屏正常嗎?它是否真的無解?
針對網友反映的曲面屏曲邊出現“綠邊”的問題,小編查閱了大量資料,總結出了綠屏等“曲邊偏色”的成因:均屬于正常的光學現象,并非硬件本身的“硬傷”。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手機綠屏等問題,就以藍廠年度旗艦X90系列為例來講解,其中X90和X90 Pro采用的是來自京東方的3D微曲設計超視網膜護眼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手機綠屏不用慌,“曲邊偏色”屬正常光學現象
在分析手機屏幕為何會“變綠”之前,首先要理解OLED屏幕的發光原理。作為一種獨特的光學結構,OLED屏幕擁有自發光、功耗低、色彩顯示豐富等特點,它的像素點由紅、綠、藍(RGB)三種顏色的發光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當不同顏色的發光材料處在不同的激發狀態下,就形成了五彩斑斕的視頻和圖片。
若從不同角度觀察OLED屏幕時,會由于屏幕顯微光學結構中出現的多重光反射和廣角干涉等原因出現輕微的色偏現象,從而呈現出發青、發綠、發黃等不同的顏色變化,而在曲面屏兩側的彎折部位,較常出現的是綠邊現象。
經實驗室進一步研究發現,屏幕發青時,藍光占比較多,并不利于視力健康;屏幕發黃時色溫偏暖,此時用戶比較容易感覺到顏色差異;而屏幕發綠則介于兩者之間,是冷暖色調更為均衡的偏色現象,可以歸結為手機或屏幕生產廠商主動調試、優化的結果。
而決定綠邊顏色深淺、面積大小的因素,則更多地取決于用戶的觀看角度和曲面屏彎折部分的曲率,一般來說,觀察角度越傾斜,偏色現象越明顯;曲面屏彎折處的曲率越大,邊緣出現偏色的現象就越顯著。
Mura現象與2160Hz超高頻PWM調光技術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亮度均勻性是OLED屏幕不可避免的光學問題,行業里更是將這種不均勻現象稱之為Mura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無法從OLED材質本身的工藝角度得到解決,于是研究去Mura技術就成了各家廠商重要的技術研發方向之一。比如用二維成像儀給點亮的OLED顯示器拍一張照片,根據實際顯示情況,拍一張分布圖,再反向把這些數據反饋到屏幕的驅動,將過亮的地方調暗一點。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OLED屏幕高亮度下顯示不均勻的問題。
但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高亮度情況,低亮度時又該如何應對綠屏呢?PWM(脈沖寬度調制)調光技術應運而生,它通過降低OLED屏幕的工作頻率來規避Mura現象,并由系統將容易出現Mura現象的灰色區域強制降低到更低的色階,從而保證人眼看到的暗色區域顯示正常。
目前,X90、X90 Pro搭載了京東方Q9材質超視網膜護眼屏,45°的JNCD(各角度視角色偏)的值小于3.5,優于三星的同級別產品,行業技術水準有了長足的進步。值得關注的是,2160Hz超高頻PWM調光技術的使用,可以同時解決低亮DC調光偏色問題和低頻PWM調光帶來的頻閃問題,為用戶帶來更加極 致的視效觀看體驗。
由于X90和X90 Pro的屏幕采用了3D微曲設計,所以屏幕兩側的微曲部分有一定幾率出現輕微色偏,這同樣屬于曲面屏的顯示效果,并非品質或技術問題。這塊超視網膜護眼屏經過vivo與京東方的系統級聯合調校,不僅提升了DCI-P3色域,降低了器件功耗,還提升了使用壽命,并通過偏暖的色彩調校有效降低引發視力損傷的藍光,獲得了國際專業機構SGS的認證,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盡管各大手機廠商在屏幕顯示領域接連取得突破,但在全新的屏幕制造工藝替代OLED技術之前,屏幕綠邊等“曲邊偏色”現象都會長期存在。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手機廠商和屏幕制造商仍將會通過技術和電路控制對其進行優化,最大程度降低出現偏色的程度和面積。其實,在不影響曲面屏顯示質感和日常使用的情況下,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如果確實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嚴重的Mura現象,則須盡快聯系品牌售后尋求幫助。